测压软管的 “精度校准术”:让每一个 MPa 都准确无误
校准设备的选择是基础。必须使用精度高于软管 3 倍的标准压力表,比如校准误差 0.1MPa 的软管,要用 0.03MPa 精度的标准表。某液压实验室的对比显示,用低精度标准表校准后,软管的实际误差比标称值大 2 倍,失去了校准意义。校准装置的连接要采用刚性接头,避免软管弯曲带来的附加误差。
分步加压法确保全面准确。从 0 到最大量程分 5 个阶段加压,每个阶段停留 3 分钟再读数。某工程机械厂的经验表明,这种方法能发现软管在特定压力段的异常,而一次性加压只能检测最大压力点,容易遗漏中间段的偏差。回程校准(从高压降到低压)也不能省略,这能检测软管的弹性滞后情况。
环境补偿不可忽视。温度每变化 10℃,测压软管的误差会变化 0.02MPa,因此校准记录必须注明环境温度,并在使用时根据温度进行修正。某寒带地区的工厂在冬季校准后,夏季使用时会根据温差进行数据补偿,使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。
弯曲状态的校准模拟实际使用。很多时候软管是弯曲的,因此校准时要模拟实际安装的弯曲角度。某注塑机厂的测试显示,弯曲状态下的软管误差比伸直时大 0.05MPa,不模拟实际状态的校准会导致现场测量不准。
测压软管的校准就像钟表的调时,需要耐心细致的操作,才能让它始终保持 “精准” 本色,为设备运行提供可靠的压力数据。